(王海霞校长)编者按7月4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数学之光,照亮传统与未来”2025海π数学节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举行闭幕仪式。这是一场以数学为纽带,融合文化传承、创新思维培养以及幸福教育理念的盛会。会上,王海霞校长代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了经验分享。在2025海π数学节系列活动期间,北京理工附中在校内举办了为期五天的第二届数学节。本次活动涵盖了小学部、初中部(东校区和...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指明了清晰的改革方向。从《意见》中,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敏锐地捕捉到了两个核心关键词——课程与资源。我们认识到,必须充分利用并发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资源的优势,构建一个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并将国家课程、课后服务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一体化的科技课程体系。于...
科学副校长说2023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今年1月,《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明确要求“每校至少配备1名科学副校长”,各地积极响应。目前,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已实现区域内80%以上中小学配备科学副校长。(相关链接: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如何播下更多探索的种子?)《科普时报》特开设“科学副校长说”栏目,邀请科学副校长们分享工作体会。作为我国主要口粮作物...
科普阅读是科学教育的“巨人肩膀”文 / 秦建军科学教育一定绕不开科普阅读。多数孩子接受科学教育的途径可能是学校、家庭、科技馆、博物馆,方式可以是家长或教师教,可以听科普报告,还可以看视频听故事。但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给孩子提供好书,让他自己去做科普阅读。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的认知边界要比家长甚至教师大得多。他们求教的问题,很多时候家长也拿不准或者不懂,要靠网络搜索去寻找答案。而学校教...
摘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开发素养导向的科学课程既是当今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举措。其中,大学各类科研实验室因其具备先进的科研设备、专业的实验场地和设施、高水平的科学家队伍和前沿的科研成果,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建设。但各地小学在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亟须构建一个基于大学与小学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从课程内容...
在“双减”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滁州市积极探索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以“软硬件加法、智慧育人加法、实践场景加法”的“三加”范式为引领,全力构建多元融合的科学教育新生态。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科学教育从传统的“背公式”模式向“做科学”的深度转变,更将科学教育的场景从校园拓展至社会,从教室延伸到工厂等多元实践场所,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筑牢根基。01硬件改善:科学教育环境大提升曾经,和很多地方一样,...
摘要:围绕小学科学学科实践中的情境、问题、支架三个关键要素的内涵和教学价值进行探讨,提炼体现三要素的小学科学学科实践教学策略,包括: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实践兴趣;生成驱动问题,引领真实实践;嵌入学习支架,导向深度实践。并以“迷你吸尘器的科学”课例为对象,进行体现三要素教学策略运用的案例研究,实现学科实践育人。关键词:学科实践;小学科学;情境教学;问题驱动;学习支架本文目录结构一、小学科学的学科...
以特色教育为支点的中学科学教育进阶之路 尹逊朋/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中学正高级教师。本文摘要科学教育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以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无疑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时期。然而,中学科学教育的实践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青岛三十九中作为...
近期,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各部门在科学教育中的工作内容和具体实施路径,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走深走实,极大提高了社会对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结合当下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与《指南》内容,“教育新观察”强国号特专访首都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展开讨论,一起来看专家观点!本期嘉宾:丁邦平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
从1966年作为珠峰科考队的一员开展高海拔太阳辐射观测和多谱段辐射特性研究算起,童庆禧已在遥感领域深耕近60载。作为我国遥感科学与技术奠基人之一,童庆禧见证了中国遥感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跨越。退休后,他又以科普为己任,致力于让这项“高端”技术走进大众视野。今年2月,他还利用抖音平台开设了“童庆禧爷爷讲遥感”的科普讲座,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科普遥感技术的基础原理和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