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开展德国国际硕士项目合作交流的通知中老教协文化[2021]第03号 关于开展德国国际硕士项目合作交流的 通 知 各有关本科院校相关院系: 各本科院校毕业学生(含应往届学生):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内对高科技、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深度参与国家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建设,为了加强中德在教育、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学习交流,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促进两地的经贸合作,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大学联合国内各本科院校开展国际硕士合作交流项目。 一、主办单位: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 二、协办单位:北京师本信息科学研究院 三、官方网站:http://www.cspa-bs.com(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 四、合作对象:全国本科院校及各相关专业院系。英语授课为建筑类相关专业(包括规划与土木)和经济大类相关专业(包含管理类);德语授课为全专业。 五、合作形式:根据国内各本科院校及相关专业院系合作意愿,与德国安哈尔特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由国内本科院校推荐名额,通过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和德国安哈尔特大学专业审核后可进入德方大学深造学习。 六、合作优势: 1、安哈尔特大学直接招生。本项目由德国安哈尔特大学与各院校直接签署合作备忘录,由德国安哈尔特大学驻中国大陆招生代表提供全程的申报、辅导、考核及出国留学前辅导等一系列服务。 2、渠道安全快捷。由于是德国安哈尔特大学直接招生,与以往中介最大区别就是渠道的安全与快捷。避免了乱推荐,乱收费,学生信息泄露等大家关心的安全问题,同时还可以防范国外大学信息披露不及时,故意提高留学门槛等中介制造陷阱的弊端。 3、录取、签证审核有保障。签订合作备忘录的高校推荐学生在考试前由德方驻中国大陆代表处进行考前指导以保证专业考试和面试的通过概率,通过德方审核的学生由德方驻中国大陆代表处办理统一的APS证明及出国团体签证,过签率也有保障。 4、留学费用公开公正。 (1)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公立大学免除学费; (2)学生自缴费项目包括A.大学专业注册费,每年一次(不同专业注册费不同,包豪斯的英文硕士850欧元),B.出国文件翻译公证费1700——2500元; (3)团组及国际硕士项目费32000元,包含德国安哈尔特大学申报考试,保障顺利获得APS审核,获得录取,获得签证等项目费用; (4)出国办理及境内外服务费24000元,境内包括:APS审核、团组办理签证、德意志银行开户、办理自保金手续、办理境内外保险、安排德国住房等。境外包括:专人接机、办理房屋入住、注册户籍、更换正式签证、入学指导、生活指引等。 5、学制短、含金量高。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是中国教育部承认的第一批德国高等院校(教育部官方网站国家承认的德国高等院校名单中序号为7),所颁发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均得到中国政府及世界各国的承认。国际硕士学制一般为1.5-2年(不同专业略有区别)。现有超过122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该校深造学习。国际留学生比例与国际化程度在德国高校中居首位。2018年荣获联邦政府颁发的国际融合教育奖。安哈尔特大学与德国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项目和就业机会,包括大众集团、奔驰、宝马、宾利、西门子、DHL、博朗以及汉莎航空等企业。 七、项目秘书处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晋朝彬 18500058785(微信同号) 传 真:010-88605159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小屯路9号御翰苑办公楼(100040)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 2021年11月1日 附件一、德国安哈尔特大学经济国际硕士(英文授课)项目说明 附件二、德国安哈尔特大学建筑国际硕士(英文授课)项目说明 附件三、与德国安哈尔特大学项目合作备忘录 附件四、中国老教授协会与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简介 附件三 合作备忘录MOU(正式签署文件为英文版) 大学代表人 和 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代表人 和安哈尔特应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各方”)表示有兴趣在有关有效和互利合作的学术活动中进行协调和合作,发展学术和文化交流,并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各方努力加强以下形式的合作: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本备忘录不产生任何财务义务。 每个机构将负责寻求资金,支持其参与本谅解备忘录所设想的合作活动,所有这些活动将取决于各方的预算拨款。 本备忘录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最初为期三年。 如果未送达通知,将自动延长一年。 双方有权在11月30日之前就备忘录发出通知。
中国老教授协会简介 中国老教授协会于1985年经国家教育部、民政部批准成立。是由教育部党委主管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目前会员总数近10万人,其中有200多位两院院士和众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1000多位曾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领导,以及500多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政府部门司、局级以上干部。现任会长为新华社原党组副书记兼副社长徐锡安教授。 协会成立至今,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地区间学术交流合作、著书立说、举办专家论坛、研讨会、各种培训及为各级政府、学校提供各种服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协会多次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团体。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简介 中国老教授协会为把教育的智力资源引向高校以外更广阔的教育领域,助力于中小幼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式批准成立的专业委员会——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由国家原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郭振有担任,常务副主任由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会长兼秘书长熊静敏担任,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与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合署办公。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秉承中国老教授协会服务社会、服务教育、服务学校的宗旨,动员一切资源,致力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助力“文化立校”,以高效率地培养“文化自信”的一代代新人。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经老教授协会组织专家讨论通过,获准承研“中国老教授协会‘十三五’科研课题《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现在,正在全国征求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研究。同时,还在进行《中国百年老校》第五辑征稿、《中国品格》读书讲演活动、“学英模”读书写作活动、“新快读写”课题研究、“新派作文”课改实践研究,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理论研讨、全国优秀校报校刊展评等项目及相关的校长教师培训活动。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委员会所承担的使命,也是教育战线干部、教师、科研人员承担的使命,欢迎大家参与、加盟,共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