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教育大家谈 | 杨玉良院士: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教育变革与挑战发表时间:2025-03-30 08:48来源:中小学科学教育 人工智能无疑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第一科技热词。无论是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均授予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还是近日国产人工智能产品DeepSeek的异军突起,人工智能已经深度融入科学和社会各领域,深刻改变着我们的学习与工作方式。在此背景下,科学教育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中小学科学教育》2025年第2期特推出“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专刊。本期专刊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科学教育,挖掘人工智能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提供思路与方法。专刊重磅推出杨玉良、房喻、徐宗本三位院士的引领性思考,同时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机构的研究者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中小学校的实践者,分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共同推动科学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正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知识创新也在加速推进,从知识发现到商业化应用,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这些现象给我们的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说得简单一点,我们的科学教育还能不能采用像原来一样的教法?如果我们还是守着原来的教法,是不是会显得落后?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科学教育模式变革的问题。
文章分类:
科技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