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联系邮箱:zgbnlx@163.com

地 址:清华大学东门 学研大厦B座

遇到这样的校长,孩子们是多么幸福啊!

来源:中国教师报

十几年前,读过《窗边的小豆豆》,小林校长在“巴学园”种下了“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学生回味无穷,读者荡气回肠。

前不久,朋友圈一则微信《校长,今天做什么菜呀?今天做肉末粉丝》被多次转发,内容是江西鹰潭一名校长每天给学生做免费午餐,味美营养,雨天也不间断,69个视频传到网上,一下子发酵开去。

我在被感动的同时更感到激动,因为这位校长是我曾经共事3年的同事——章站亮。

不管是“巴学园”的小林校长,还是“黄泥村”的大章校长,他们身上都担着一份共同的责任——教育,他们身上都散发着一股淳朴的气息,耐人寻味。

教育,本在味儿。除了用大家共识的爱做锅底之外,要熬出“教育味儿”来,离不开热情、朴素、智慧。

1. 没有热情,教育永远“尝”不出滋味

2012年,我有幸与章站亮成为同事,他对教育的热情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朗诵对于满口江西腔的他而言,并不是最适合的一道“菜”,但作为语文教师,他毅然站到台前,用真诚感染了听众;

一次运动会上,他成为班级表演方阵的一员,与孩子们一道耍起了武棍,既传递了武术精神,也增进了师生情谊;

在教研活动中,他第一个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新教师如何上好课……

我知道他已经尝到了教育的滋味,岁月减不掉他的热情。虽然现在他到了一所新学校,这所学校包括他才只有6名教师、25个学生,但教育味儿丝毫不差。

2. 没有朴素,教育永远“烧”不出清味

教育,最耐人寻味的是淳朴、纯净。在我的印象中,章站亮最爱穿夹克衫,修个大众发型,走到街上没有几个人会在意。

可在“黄泥村”这所小学里,他却是25个孩子心中最在意的人,不是因为校长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给孩子们带来了美好。

章站亮的想法很朴素,就是让孩子们能好一点:吃得好一点,过得好一点,学得好一点。他自己掏腰包给孩子改善伙食,并婉拒了社会的捐赠。给孩子加餐、发布视频,只是想让更多人关爱留守儿童。

朴素的教育应该是在既有基础上做最大可能的教育。留守儿童吃不好,章站亮就给孩子加餐,让孩子开心,让家长称心,就是最好的教育。

3. 没有智慧,教育永远“炖”不出美味

做教育,不是努力了就可以,需要立足学校实际,遵循教育规律,探索学习路径,把准时代脉搏。教育要深入了解,精准判断,善于抉择,科学行动。

章站亮做菜不是一时兴起,经了解——这所学校25个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做判断——学生缺少关爱;力抉择——学生吃不好、自己会烧菜、开支并不大、学校有场地和柴火;真行动——坚持风雨无阻做营养餐。着力点找对了,教育之门就打开了,这就是智慧。

章站亮不是瞎折腾,而是巧妙地把劳动教育、感恩教育、协作教育融进了营养教育,孩子们一起生火加料分享,吃着吃着,“众厨课程”便跨越了文本方案的阶段直接进入了实践层面,收获了其乐融融的教育价值。

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校长,他们不是在“做校长”,而是在“校长做”。“做”,永远是他们走进学生、打开教育之门的钥匙。

有的每天清晨在校门口给进校的学生诵读经典,有的每周在晨会上给学生做5分钟演讲,有的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的天天陪着学生晨跑,也有的铁杆粉丝般直接拜学生为师……

当你找到了打开教育之门的方式,好教育就接踵而至。

| 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潘照团

(原标题:《教育,耐人寻味》——《中国教师报》第745期)

《校长,今天做什么菜呀?今天做肉末粉丝》

视频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校长,今天做什么菜呀?”

随着下课铃声的敲响,

一群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出教学楼,

围在已经准备就绪的校长身边,

满脸期待地问道。

校长中气十足地汇报今日菜单:

“今天做肉末粉丝,好不好?“

“好!”

这超级有爱的一幕,

发生在江西鹰潭余江县春涛镇黄泥小学。

这是一所农村留守儿童小学,

校长名叫章站亮

全校五个年级只有25个学生,

5名老师和一名校长。

然而,

这所全县学生人数最少的小学,

却有着许多小学艳羡的

“快乐午餐时间”。

放学后,

章校长都会带着25个孩子,

一起下厨加餐,

天天如此。

校长掌勺、学生帮厨,

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操场边,

收集枯叶生火。

手虽不大,

但一个个都铆足了劲。

校长给枯叶堆点上火,

孩子们站在背风口,

向小火星猛吹助燃,

顿时炊烟袅袅。

“众人拾柴火焰高”,

炉火越生越旺。

在“起锅烧油”的口号声中,

校长开始不断翻动锅铲,

孩子们则站在一旁,

一个个依次把调料按照指示,

倒入铁锅中。

发亮的眼睛一直盯着锅子,

接二连三发出笑声,

“好香哦……”

菜肴完成后,

孩子们乖乖排队等着领饭,

个个都是一脸满足。

目前,

章校长在网上发布了

数十条这样的“加餐”短视频。

羊肉炖萝卜、冰糖雪梨汤、

包子、煮玉米、

可乐鸡翅、鱼头炖豆腐、

排骨玉米……

孩子们每天的营养餐几乎没重过样,

有时候孩子们咳嗽了,

校长听说冰糖雪梨能润肺止咳,

即便下着雨,

他打着伞也要坚持做给孩子们吃。

无数网友为校长这样

简单的“小坚持”而感动,

称这是“25个孩子1个爹”。

还有不少网友慕名而来,

一口气把章老师发的视频全部看完,

说这才是直播的“正确打开方式”。

章校长说,

他发短视频的初衷,

是想补上孩子“父母”的空缺,

记录孩子们慢慢成长、

快乐生活的每一天,

让在外务工的父母们放心。

他还说,

加餐不光是为了给孩子补营养,

更重要的是,

想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

让他们有家的感觉。

“他们喜欢吃、爱吃,我感到很舒心。看到孩子们对我的信任,他们充满了快乐,大概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力量支撑我。”

“真的非常期待有一天,这些孩子能够自信地走出学校,去往其他大城市读大学深造,成为国家的栋梁。”

在视频的留言区,

不少学生的家长纷纷留言:

“像父亲一样的校长,隔着手机屏幕我替孩子们谢谢您,感恩校长对孩子们的付出,感恩您对孩子们的陪伴。”

“我看到了我的孩子,吃得那么开心,非常谢谢您的记录。”

……

也有一些网友得知

这些营养餐全是章校长自费提供后,

忍不住在他的视频下方留言,

希望提供一点帮助:

章校长却说,

做这些饭食花不了自己多少工资,

主要是此举陪伴了孩子。

他婉拒了网友们的捐助,

但很感谢大家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遇到这样的校长,

孩子们是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