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科研课题——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
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自2014年与出版社联手编辑出版《中国百年老校》丛书,对我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轨迹进行了资料的汇集和整理,通过教育科研机构组织一线力量进行了学校文化研究,并对学校校报、校刊、校园网络等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科研资源和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资源。为更好服务社会,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编审委员会申请、中国老教授协会批准成立了面向教育领域的文化机构:“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以开创新局面,开展相关项目的工作。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3月正式成立,由前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关工委副主任郭振有担任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会长兼秘书长熊静敏担任副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理事王金重担任秘书长。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与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联合完成“十三五”科研课题——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 “十三五”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课题是在《中国百年老校》丛书的编辑、对我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轨迹进行资料的汇集和整理基础上形成,于2017年5月17日在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会议室召开了课题论证会。专家组进行了充分讨论,认为:该课题研究目标符合党中央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的要求,符合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更是解决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热点问题的需要;通过回顾总结百年老校的历史经验,探寻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及特色,立足解决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出席论证会的七位专家一致通过课题立项。 经过2017年5月31日至6月10日公示,中国老教授协会正式批准立项,项目编号为:中老教协研2017001号。 “十三五”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课题将广泛吸收社会多方力量进行开放式研究,发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及有研究能力的教育工作者,立足本地本校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其研究过程,就是学校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深入调查,理性思考,重新认识学校文化的过程,其广泛参与的结果,不仅能丰富研究内容,确保预期目标如期实现,而且必将具有普遍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方面的创新价值。 “十三五”中国百年来学校文化发展研究总课题组下设课题办公室(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秘书处代管),办公室分一组(负责“各级各类百年老校”课题的申报、管理和指导),二组(负责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的课题申报、管理和指导)。 课题论证专家:滕 纯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原教育部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 毕 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湖北师范学院磁湖特聘教授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李金初 原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学会副会长 陈中原 中国教育报高级记者、中国教育改革大系丛书主编、北京大学教育财政所咨询委员 唐景莉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 王金重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从事基础教育和教育新闻研究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优秀专著 熊静敏 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会长、学校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任中国教育报总编室副主任、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 课题组成员: 负责人:郭振有 前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关工委副主任 成 员:熊静敏 中国老教授协会编审委员会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前中国教育报总编室副主任、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金重 中国老教授协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刘传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李振平 前中国驻美国、澳大利亚使馆教育参赞、《神州学人》杂志前总编辑 张怀志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编审 张景胜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编审 姜乃强 中国教育报刊社编审 孙 慧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编审 |